找到相关内容1943篇,用时3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问这问题,其实已漏出将当对象(所)来看了

    问这问题,其实已漏出将当对象(所)来看了   越尘居士  问:看禅刊上你的《观......》一文,你在讲护持的一段中说:“目的和做法是保持对的直接体验”,请问:“这里的是指能所双亡的直接体验,还是指缘起?   答:老兄,这两个如果还是两个,那就只剩一个理解的“缘起”了。也就谈不到护持了,学吧。嘻嘻......  问:你的答覆还太简单了一点,还是再说得详细一点好吗?   答:还...

    越尘居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4274556.html
  • 觉察与现观

    觉察与现观  辜隐  佛法与生活的对话  生: 我对“缘起”完全能够理解,可是面对境界的时候,依然有烦恼。有时也会用“缘起”来剖析,可是不太灵光,还是无法消除烦恼,为什么呢?  师:当你起...上去,马上就会被发觉,生活中的禅修也是这样的!  生: 有时候,虽然发觉有情绪,就算用“缘起”努力观照,好象也不太有用,为什么?  师:在情绪中,事实上心思混乱,观察的品质不良,效果自然很有限。  ...

    辜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5849590.html
  • 黄教(格鲁派)教义略介

    使密教修持规范化,在哲学理论上,以后期中观派为主,宗奉缘起之说,指导显密两教的修持,比其它教派的教义更加严密系统。   宗喀巴在其《缘起赞》中说,世间一切烦恼皆由无明起,只有懂得“缘起”的道理,才能克服“无明”,达到“明”(智慧),最后超出世间。因此。他将“缘起”作为全部佛教的“心要”。“缘起”也就成了黄教的认识论和世界观。   黄教把“缘起”与“”作为观察事物的两个相互依存...

    任继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63643141.html
  • 黄教教义简介

    道次第广论》,使密教修持规范化,在哲学理论上,以后期中观派为主,宗奉缘起之说,指导显密两教的修持,比其它教派的教义更加严密系统。   宗喀巴在其《缘起赞》中说,世间一切烦恼皆由无明起,只有懂得“缘起”的道理,才能克服“无明”,达到“明”(智慧),最后超出世间。因此。他将“缘起”作为全部佛教的“心要”。“缘起”也就成了黄教的认识论和世界观。   黄教把“缘起”与“”作为观察事物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00166777.html
  • 禅和禅定的区别

    觉悟一切有情无我后而生出的智慧,缘觉乘的行者是经由缘起的现观而产生的智慧,声闻、缘觉的解脱都是分别通过对蕴处界、缘起的观行所产生的智慧断尽烦恼而得成办的。  祖师禅是一念相应慧,乃是以意识觉知心觅如来藏,一念相应觅得后,常对如来藏作种种观行,了知其体性,藉以增益般若慧。《楞严经》说:“定能发慧。”是说禅定的本身并不能生的智慧,禅定只是有利于声闻、缘觉对“无常”和“缘起”的观行而发起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45555737.html
  • 明勇法师在真际禅林作《印度佛教史概述》讲座

    修学,对大乘佛教中观学派的“缘起”思想和法相唯识学派的“万法唯识”思想作了深入浅出的开示,使大家得到真实受用。 ...

    【佚名】

    |讲座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03/0958348317.html
  • 唐卡鉴赏------印度大成就者龙树唐卡

      印度大成就者龙树唐卡,17世纪,西藏,布本设色, 画心纵57cm, 横38cm。   龙树,公元1世纪(另一说公元3世纪)南印度安达罗人,大乘佛教中观学派的创始人之一。根据藏文史料记载,龙树师从萨拉哈学习集密教法,并用中观论方法以缘起思想为指导,对《集密》解释详尽,西藏密教将龙树尊为密教的创始人及集密教法的主要传承人。西藏著名译师桂?库巴拉孜也认为集密曼荼罗仪轨始于龙树。灌顶教授...

    【佚名】

    |唐卡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05/0701039376.html
  • 传印老和尚在“2008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”上的总结点评

    已经为你们指点了。为了不辜负诸位发心来到这里讲经的一片大心,请允许我,在此更加以强调。  被有的年轻的法师所忽略的问题,例如:缘起与因果相续。这是佛陀教义的主旨。这一主旨并非佛陀所创造,而是佛陀之所发现所觉悟者。缘起与因果相续,是同一事物的两方面。说缘起,则必不离于因果相续;说因果相续,则必不离于缘起。离此无彼,离彼无此。如车之两轮,如鸟之双翼。我们为佛陀弟子--特别是身负住持三宝...

    传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42562665.html
  • 佛教哲学三论

    古代印度的佛教虽然形式是宗教的,但本质上亦有其特殊的哲学理念,那便是构成其信仰核心的宇宙论、知识论和人生论,具体讲就是“缘起”的宇宙论或宇宙生成论、“般若无知”的知识论或宇宙本体论以及“觉悟成佛”的人生论或“涅槃佛性论”。这也可以与佛教自己所标举的“三法印”联系起来:诸行无常可以引申讲缘起的宇宙生成论;诸法无我可以引申讲般若无知的知识论;涅槃寂静也可以引申讲自我解脱的人生论。从总的情况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2553280.html
  • 实相般若灭苦的过程

    当下的因缘而作适当的处理,对情境不加上“很糟糕”、“好烦!”等批判性的想法,而以平常心应对,就不会有苦。   对缘起无我、寂灭的认知,有深有浅,经由...般若的差异,在于文字般若并没有实际对境,而观照般若,需要在事境中实际运用“缘起无我、寂灭”的智慧来对应。如何对应,如上述的例子,当下看见苦是由眼根、地上的牛奶、被迫收拾残局...

    黄国达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30157460.html